為了讓預算能嘉惠更多人,增加來談者的動機,以及讓民眾習慣使用專業就要付費,相較於免費補助,補貼是更好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衛生福利部推出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在都會區引起廣大的迴響,一個月就幾乎用去一年的預算,從這個角度看,的確呼應了一般人民的需求,也成功讓心理服務躍上檯面,從照顧人民和促進心理服務的發展這兩個角度來看都可圈可點。
只是,看著這整件事情的發展,我心裡不禁要想:如果真的是因為需要心理服務而使用這個方案,那為什麼這些人之前都沒有進入會談?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直覺答案是因為「沒有錢」、「很貴」,但真的是如此而已嗎?
心理服務是成本很高的工作,詳細的原因我就不仔細解釋,因為不在這個文章的範圍內,但很確定的是大部分的心理師重點不是要謀利,而是需要這樣的費用才能維持服務的品質。的確這個服務對一般人來說是個負擔,一個小時的會談至少都在一千五百元以上,我甚至有遇過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每個月擠出幾千塊來會談,所以我非常尊敬每個付錢來談的個案,因為他們看到自我探索和療癒的價值。
我也想到時下在年輕人間流行的「精緻窮」,願意把金錢花費在有品質的物質生活,即使財力並不豐厚。兩相對照下,可能在經濟因素外還有其他原因影響人們花錢找心理師的意願。
如果大部分的年輕族群沒有想像中窮,卻在這種有免費的機會才願意接受心理服務,我可以想到比較能夠解釋的原因是:這個服務的價值和民眾願意花費的金額有相當的差距,也就是對一些人來說,尤其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只談三次
就退場的人,心理服務不是需要,而是可以捨棄的想要,當政府的經費填補了需要和想要中的差額時,這些人就願意來談了。
其實也不用批評這樣的心態,因為會談經驗可能會打開一扇過去不知道的窗,有些人甚至願意三次之後繼續自費談下去,但不可否認的是抱著「反正是免錢,不談白不談」的三次個案消耗許多心理服務機構的量能,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會談的效果。
心理會談的效果非常依賴來談者有多大的意願改變自己,這是為什麼非自願個案的成效相對不好。在這邊就出現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免費的補助到底是增加還是降低會談的有效性?如果讀者想像一下對需要付錢才能得到以及免費得到的物品的珍惜程度,大概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全額免費補助心理會談的邏輯是假設有一群人很想要接受心理服務,但卻完全付不出錢,而國家這時提供免費的會談,讓這群人可以受惠。但在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中,這群人幾乎是不存在的。比較現實的狀況是經濟狀況糟糕到完全付不出錢的人諮商會談不是他們生活中的優先選項,也不知道會談有甚麼用,如果有錢寧願會去買食物或需要的物品。
我之前在家扶中心工作,社工非常認真思考扶助的家長需要甚麼樣的心理課程,想辦法找到很好的心理師,但出席率卻不見得很好,有時還要跟家長說:「你要來喔!有便當喔!」,或是來了可以領取物資才能找到足夠的成員。
照理說這群人生活壓力很大,是很需要會談的對象,但其實他們的態度不一定是我們想像的,而當一個政策是為了這群人而訂定時,就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
此外,如果人民習慣依賴免費的補助,從台灣社會心理服務的長期發展來看也不一定全然是好事,因為政府的政策可能因上位者的想法而改變,但一個產業要興盛,需要大部分的民眾願意並且習慣付費,才能在穩定中發展。另外,人民願不願意付費來會談,關鍵在於是否了解心理會談的價值,而心理師有穩定的收入,才能長期致力於推動這個專業。
一般而言心理會談要產生效果需要進行一段時間,在我工作中遇到費用上需要幫助的狀況是個案想要認真會談,但無法負擔全額的費用,就只好減少會談次數或拉開會談間隔。對這些人來說,心理會談就是需要,政府的補貼就具有極大的意義。現在大部分的人即使付不出一小時一兩千的會談費用,也不至於幾百塊都拿不出來,真正弱勢的人也有社福單位在協助,因此我的想法是補貼比免費補助要有意義,來談的人還是需自付一定的費用,不僅可以讓預算嘉惠更多人,增加來談者的動機,也讓民眾開始習慣使用專業就要付費。
政府這次的美意值得激賞,不管是人們能夠藉著這次的機會鼓起勇氣尋找專業的協助,或是讓已經在會談中的個案獲得喘息,又或讓只是想來試試的個案有機會接觸心理服務。但願這個社會的心理力量能越來越強壯,在動盪的世界中貢獻一絲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