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餘力再給出來的愛能夠被順暢的收,才能自由的去到需要這個愛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工作之一是協助想要收養孩子的伴侶了解自己想領養的原因,因為初衷沒有釐清楚,後面整個路可能就歪掉了,而收養孩子要上很多課,過程又很漫長,真的收養到一個孩子更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我們寧願在這個過程的一開始就引導伴侶思考想領養的原因,有疑慮都可以回去再想想和互相溝通。收養孩子不需要急就章,也不是非做不可。
有一次,聽到一對伴侶的故事,真的讓我想到「原來愛人也是一種需要」這句話。這對夫妻其實非常相愛,但女方在年輕時經歷一段風暴的歲月,曾有嚴重的酒癮,也嗑藥,最後失去生育的能力。在迷失一段時間後,她藉由心靈成長課程慢慢找回自己,也找到一生的伴侶,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孩子。
這位太太其實是很有愛的人,她跟姊姊的女兒非常親近,從小就參與這個姪女的成長過程。她描述姊姊工作忙,姪女還小時她就擔負起接送的任務,常常在車上想盡方法讓姪女保持清醒,因為這樣回家才會安穩的睡覺。她講述這些事情時,臉上散發十足的溫暖,談到自己無法生育則是十分的落寞。現在小姪女大了,對她的依賴也少了,她就想要領養一個孩子來全心疼愛。
我在這個對談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太太很豐沛的心願想要愛一個生命,而那個心裡湧出來的能量沒有管道可以運用時,它不會消失,只會繼續尋找滿足這個渴望的方式。
關於愛,通常我們會想到的是人有被愛的需求,尤其在這個世代,受到個人主
義的影響,怎麼學習愛自己以及我們有被愛的價值已經是主流思考,而很多受困的人也的確因為沒有被愛夠而感覺孤單難受,衍伸出很多情緒、人際等等負面的效應。然而,人們比較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也有愛人的需求。這個部分就非常符合東方文化(我們的文化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我餵你,你餵我),但我相信在西方的世界中這個渴望並沒有缺席,只是通常我們想的是:我愛你是我給你我的愛,我是給的人,是單方向的。我們比較不會想到當我給出的愛被收下時,那是一種回流,而這個回流可以給我們很大的滿足。
我相信大家常有這樣的經驗:你長大後回去看父母或阿公阿嬤時,他們常常會塞給你滿滿的東西,即使你不喜歡或不需要。當你堅持不要時,他們落寞,當你收下時,他們滿足。這些長輩們很想愛人,但有時我們不想被塞,就可能發生不愉快,長輩開始念「為什麼不收下」、「如果不理你怎麼會給你」等等,而晚輩心裡在嘀咕的是我又沒有叫你這樣做。所以到底我們想給,是愛面前這個人還是愛自己?
我想到一個多年前的例子。一位先生來談,他說很喜歡請家境不好的小朋友去吃好的玩好的。因為財力豐厚,他描述的招待連我聽了都十分羨慕,重點是他說:「我看到這些孩子滿足開心的樣子,我就很高興」。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願意付出的人,在某個觀點上這是十分值得鼓勵,也很有意義的,同時對這些家境貧寒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經驗帶給他們甚麼影響,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
題,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因為我知道這位先生的過去,我感應到的反而是某種虛空,需要藉著讓別人快樂自己才能快樂的虛空。
其實可能我在庸人自擾,要不要愛,怎麼愛,幹嘛想那麼多,想做就做就是了。有時真的是如此,人世間的事情不需要這麼嚴肅看待,只是我發現很多人和人之間的衝突是因為一個想給,另一個不想收,兩邊又沒有辦法互相理解。一方有愛人的需求,另一方卻不想被強迫接受,甚至有些給的人以此作為對方應該要回報的要脅,日積月累,有時其實還蠻痛苦的,然後又搞不清楚怎麼了。
順暢和不順暢的給和收其實很難透徹的了解和區辨,我只能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思考。我還是相信一個心裡覺得很足夠的人給出的愛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被順暢的收,原因是如果自己不滿足,不管怎麼給,焦點都會在自己身上,造成的結果就會像給對方自己需要的東西、無法接受對方不收時的失望、對方沒有回應或回報時會不滿等等,簡單的說就是行有餘力再來照顧別人。這樣說絕對不是告訴大家不要愛你身邊的人,而是在愛時,想一下這個愛的發動是怎麼在心裡發生的。
很弔詭的是,當我們給出去的愛越不要求回報,我們獲得的回響常常是更多的,而且那種雙方的交流會是沒有壓力和自由的,非常流動,去到需要去的地方,也不會在不需要的地方停留。
(個案資料皆經過編造)